唐菖蒲本名菖兰、什样锦,其球茎最早是从日本引进的。听说曰本人感觉很像他们的花菖蒲,便误觉得它是中国的菖蒲,所以称之为唐菖蒲,传人中国后,便一向沿用此名,而其本名因为利用
不多反而被淡忘了。
唐菖蒲叶片挺拔似剑,摆列
对称,叶面滑腻翠绿,花形转变多端,娇艳多姿,花色花团锦簇,加上花序大,花朵多,花期长,耐水性又强,有“发奋图强,欣欣茂发”的寄意,又有“切花之王”的佳誉。
唐菖蒲的茎叶是提取维生素0的好原料。它对氟化氢有毒气体出格敏感,可作为监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。
唐菖蒲为鸢尾科多年生球根花草,扁圆形球茎。叶剑形,排成2列,呈革质。花茎长,自叶茎部抽生,穗状花序,小花5?30朵,花冠呈膨大的漏斗形,花色有红、橙黄、粉红、黄、白或具杂色。花_期夏、秋。
唐菖蒲原产南部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地域。性喜暖和和阳光充沛的情况,怕高温,不耐暑热,忌水涝,喜肥饶的沙质壤土。
盆栽用沙质壤土加少许基肥配制而成。地栽用一般园土便可,沙质壤土中球茎发展最好,黏重泥土中虽能发展但球茎较小,_子球数目也较少。泥土?11值以5.5?6.5最适宜。
发展适温为20?25度。新球在日夜温差较大时成熟敏捷。高温地域发展欠好。
唐菖蒲属永日照植物。永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,光照不足会削减开花数,但在花芽分化今后,短日照能增进花芽的发展和提早开花。
栽后要实时浇水,常常连结盆土潮湿。
当植株长出2片真叶时,可追肥,1周1次,以氮肥为主,促使叶片发展;当长出3?5片真叶时,应施以磷、钾肥为主的液肥,并需永日照,以利于花芽分化,增进花蕾形成。要注重的是,在此之前要少浇水,以避免徒长,影响花芽分化。当花蕾呈现后,可不追肥,并需短日照,以促其开花,增添浇水次数,切忌缺水干旱。花后应继续浇水、施肥,以利新球发展。
可用播种和分球法滋生,分球滋生是首要方式。当老球花后枯萎,新球发生于老球的上部,新球基部四周着生数个甚至数十个小球茎时,便可采收球茎,第二年春季莳植,新球昔时开花。
唐菖蒲可按照收花时候的要求而分批植球。早种早开花,从莳植到开花约需60?90天阁下,如“五一”节用花,需2月起头植球于温室,出苗后待气候转暖时再移出温室或在温室内加人工光照处置,使之提早开花。7月上、中旬栽植的球,国庆节时正好开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