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手,别名五指柑、佛手柑、佛指香橡等。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。原产亚洲,我国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台湾、四川、云南等地
区均有分布,印度和地中海沿岸亦产。
佛手的常见种有:
白花大种:又称南京种。其特点为株形高峻,耐寒性较强。开白色花。果实巨细纷歧,大者可达5008。
紫花种:别名大种。耐寒性较差。长枝易下垂,小枝少,花紫色。果形大,最大的可达1 0008,需设支柱。
白花小种:亦称白花早熟种。植株矮小,耐寒性差。斑白色,香气浓烈。果较多而小,多为拳形,成熟期早。
形态特征株高可达3?4m,一般盆栽佛手为1 m阁下。枝梢有棱角,嫩枝带紫红色,有短棘刺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具革质,长5?12 厘米11,宽3~501^先端圆钝或有凹缺,叶面深绿色,后背稍浅。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,有单性花和两性花2种。花瓣内白外紫,花萼杯状,5裂。果实成熟后鲜黄色,先端割裂为拳状或指状。前者被称作“佛拳”或“闭佛手”,后者被称为“佛手”或“开佛手”。有极浓的香味。果皮厚,几近无果肉。种子卵圆形。一年开花3?4次,以夏日最盛。
发展习性佛手喜暖和潮湿天气。好阳光,但又畏日灼,不耐阴。怕酷寒,在01以下嫩枝及叶片易遭冻害。长时候置于一51下,木苗也会受冻。浅根性,喜排水杰出、肥饶潮湿的酸性砂壤土。
滋生方式家庭栽培佛手经常使用靠接和压条滋生,或直接从市场采办成株。
栽培与养护佛手在栽培上应把握其喜肥的习性,将施肥分为4个阶段:即3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春梢抽发期,可连系浇水,每周施以淡肥一次;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发展兴旺期,也是盛花和成果期,需肥量大,可连系浇水,每3?5天施一次添加磷、钾肥的肥料;7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果实成持久,每10天施一次以钙、磷、钾为主的复合肥;10月今后是果实成熟的采收或挂果期,为增进花芽分化,应在连系浇水施以淡薄有机液肥的同时,增施一次腐熟的饼肥、厩肥等冬肥。
浇水是可否种好佛手的关头。起首要按照分歧期间佛手对水份有分歧要求的习性,因时因树地进行浇水。如发展旺期,佛手的需水量大,尤其是在高温的夏日,除早、晚浇水外,还要向周围及地面洒水,以增添情况湿度。盛夏的午时因土温高水温低不宜作大量浇水,不然根部易发生心理病态,严重时可致使烂根,故早上的浇水必定要浇透。入秋后浇水量要逐步削减。冬季时,因植株处于接近休眠状况,故只需连结盆土潮湿便可。在开花、成果早期,为避免落花失落果,浇水不宜多。其次分歧单株,常因其巨细有不同,长势有盛衰,主枝有强弱,需水量也是有区此外。可将主枝长势弱的部位在盆底垫一瓦片,使花盆呈倾斜状况,如许浇水后长势强的一方可获得较多的水份,而弱方又可少得一些水份。一般大株宜浇多,小株不宜多;壮株宜浇多,弱者不成多。水质以无污染的自然水为好,若用井水或自来水,必定要在贮水池(缸)中晾置1?2天。
佛手于4?6月上旬所开的花,多为单性花,应全数摘除。6月下旬前后开的花,每短枝只留1?2朵,其余疏去。在开花成果期内,宜将干枝的新芽抹去,不然易发生大量落果。霜降前应将佛手移至室内朝阳处越冬。一般需连结41以上的气温。
5.病虫害防治佛手的病虫害种类较多。为害性较严重的首要有:
炭疽病:一般常发生在昔时生的叶片上,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起头,亦可自其他部份发生。早期为水溃状圆形黑点,扩大后成为不法则的大斑,色黄褐至褐色,最后病斑中部呈灰白色,并在其上散生大都黑色小点,无轮纹,与健康组织分界较着。一年中以春季发生为重。防治方式:①增强养护经管,施用有机肥共同必定的钾肥,以加强植株的抗病性。注重摘除受害严重的病叶。@发病早期,喷施7厘米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厘米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^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,隔7?10天再喷一次。
潜叶蛾:以幼虫潜入嫩叶皮下形成弯曲的蛀食虫道,被害叶常呈现卷曲脱落,严重时影响发展和开花成果。一般5月下旬呈现幼虫为害,7?10月为为害盛期。防治方式:①少许发生时可将病叶摘除、销毁。②发生较严重时,新梢萌生不跨越1厘米1时为药物防治的有利机会,经常使用农药为40%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、20“杀灭菊酯1000?1500倍液等,每隔一周喷一次。直到新梢遏制抽生为止。喷药时注重喷布叶的正不和。
(3)玉带凤蝶:该虫是柑桔类遍及发生的虫害,以幼虫食害嫩叶,严重经常将叶片吃得仅存叶脉。老熟幼虫绿色,头胸部大,吃惊动时伸出2条红色触角腺体。一年发生4?5代。防治方式:①冬季捕杀枝头越冬蛹。②幼虫发生早期喷施50《辛硫憐乳油1 500?
000倍液。
6.园艺用处佛手为高级名贵的不雅果植物,常盆栽作元宵花安插客堂、卧室等场合。在古典插花中也经常使用佛手与松、山茶花等插成大型瓶花。http://www.597mm.com/news/list.php?catid=199
另外,佛手还可用作泡茶、泡酒,有消食化痰、舒心养神的结果。佛手果还可儿药,有理气止痛、消食化痰之功能。